上次說到一個岳飛外傳,後來有人跟我說故事還沒結束。
那個人對我說,故事裡沒有給秦檜一個交代。
所以今天,我們就來說說秦檜的事吧。
一般人都以為秦檜是個漢奸,但少有人知道,他原本也是一個知名的抗金義士。
一直到北宋宣和七年(西元1125),靖康之變時被一起抓去金國。1130年被放回來之後,便開始主導與金議和。
沒有人知道,秦檜是在金國受到什麼打擊才轉變,我們只能做幾個合理的推斷:
一、他在金國被財大勢大的完顏昌嚇到,認為宋打不贏,乾脆投降輸一半。
二、他在金國被財大勢大的完顏昌包養,怕戰爭打下去他就沒理由去金國了,所
以議和。
三、他在金國被財大勢大的完顏昌洗腦,把別人的記憶灌到他腦中。因為他沒有
受過嚴格的中國傳統武術訓練,所以逃不出來。
四、他在金國愛上了財大勢大的完顏昌,因為愛他,所以不想傷害他。
總之,秦檜的不倫之路...喔不,是不忠之路就在回宋朝後展開了。
中間的事,大家都知道了。也不過就是些愛恨情仇、兒女情長、糾葛纏綿的故事。尤其是他與岳飛跟完顏昌之間的事,更是這件事的核心。
而最後的最後,岳飛鬥輸了。只留下一個義盃在秦檜那。
唉......孤夜難耐、孤枕難眠。每當秦檜看到那個義盃,就不禁想起他與岳飛的過去。不是冤家不聚頭,超越友誼的友誼,就是在這種難解的關係上建立起來的。
直到後來,完顏昌得到了情報,認為秦檜對他不忠,所以便下命殺了他。
也算是這一代奸臣有本事,讓他一路逃到了西域去。
只是在西域,人生地不熟的,連貨幣也不同。枉費秦檜身為一代奸臣,身家萬貫,財傾一時,在國外一開始也吃不開。
但奸臣就是奸臣,他靈機一動,將一些中國的小玩意放在義盃裡讓路人觀看。
這義盃原本就是金製的,再加上秦檜帶來的小玩意,更是吸引了他人的注意力。再加上秦檜在金國住過一段日子,也學了點外域語,就在這種情況下開始與人以物易物。
就說了是奸臣,秦檜身上的東西可以說是應有盡有,這個小地攤生意愈做愈大,甚至還開了間店面。
只是這個小店面,連一個名字都沒有,怎麼發展品牌?
奸臣做生意,就是不同凡響。人家acer最近才開始這樣做,秦檜可是早在當年就想到這件事。
「這個店,是要叫什麼好呢?」正當秦檜在思考這個問題時,他聽到了路上這樣說:
「嘿,你知道前面那間店嗎?賣得東西都很不錯呢。」
「前面轉角?你是說用一個盃來賣東西的那間店嗎?」
「沒錯。聽老板說,好像叫做義盃吧。」
「原來你說的是那家,那我們就去那買吧。」
秦檜一聽,不禁暗罵自己笨。自己因為這個盃而遠離家鄉,也因為這個盃而做起生意。那為什麼不用它來做為店名呢?
於是,一家影響後世甚深的牌子便出現了。
「義盃(eBay)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歡迎提供意見